財政部:下達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312.57億元,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
綜 述
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。上半年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,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,堅持穩中求進、以進促穩、先立后破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迎難而上、積極作為,深化改革開放,加強宏觀調控,有效應對風險挑戰,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,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,社會大局保持穩定。
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適度加力、提質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支撐;堅決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,加強財政資金資源統籌,推動優化支出結構,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;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,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促進財政平穩運行,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。
一是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。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,截至6月末已發行2500億元,支持辦好一批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中的大事要事。督促指導地方用好2023年增發國債資金,加強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。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,上半年已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.49萬億元。堅持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,統籌運用多種財稅政策工具,加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。
二是支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。始終把科技作為重點支出領域優先予以保障,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,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。啟動新一輪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財政獎補政策,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、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,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。統籌運用稅收優惠、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和首批次重點新材料應用保險補償、政府采購等政策,支持集成電路、工業母機等重點產業鏈發展,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。
三是織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網。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崗擴崗、個人創業就業。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,推動職業教育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,繼續免除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并允許延期還本,減輕困難家庭教育負擔。支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,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,落實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政策,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。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,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和普惠托育服務發展,支持做好搶險救援和受災群眾生活救助等工作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全力保障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
四是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加強資金和政策保障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。多措并舉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,推動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,支持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。中央財政安排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70億元,加強對脫貧地區產業和就業幫扶,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。進一步完善財稅支持政策,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,支持各地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。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,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開發開放,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。
同時,研究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,不斷加強財政科學管理,進一步釋放財政治理效能,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。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,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,深入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。
下一步,財政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深化財稅體制改革,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,強化財政科學管理,加強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協調配合,提升政策實施效能,推動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。
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,持續增進民生福祉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強化財政基本民生投入保障,持續加強基礎性、普惠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設,在高質量發展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(一)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。
一是加大援企穩崗力度。2024年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.43億元,支持地方落實相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,提升就業公共服務能力。延續降低失業保險、工傷保險費率,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、就業見習補貼提前發放等階段性穩崗政策,支持經營主體紓解困難、穩定崗位。
二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。整合優化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,引導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。推動穩定和擴大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,加強殘疾人、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群體就業幫扶,健全就業援助機制。
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。繼續支持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放寬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,開展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,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,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。
(二)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推進。
2024年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4.29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4%,上半年已支出超過2萬億元。
一是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。下達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918.34億元,鞏固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。下達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330億元,支持地方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,提升辦學水平。
二是推進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擴優提質。下達支持學前教育補助資金250億元,支持地方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。下達補助資金120億元,支持地方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學?;巨k學條件。
三是推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。開展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試點總結,謀劃做好政策制定和全國實施工作。下達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312.57億元,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。通過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,支持中央高校加快中國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建設。下達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403.87億元,引導地方加大投入,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。
四是積極落實完善學生資助政策。下達學生資助補助經費694.46億元,著力減輕家庭教育負擔。從2024年春季學期起,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基礎標準,年生均小學由1000元提高到1250元,初中由1250元提高到1500元。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,對2024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2024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予以免除,本金可延期1年償還,預計全年減免利息約24億元,惠及500多萬高校畢業生。
來源:財政部 轉載自:職教筑夢 說明:圖文均來自網絡,本文及文內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容為作者觀點,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轉載旨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。